重庆佛弟子官网首页

首页 >> 城市分站

黄南藏族哪里可以放生乌龟

 2023-03-30 10:58  


当今世界距离在日渐缩短,联系在日益紧密,东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在碰撞融合,有识之士在不断呼吁不同文化体系之间的和谐共处,作为不同文化载体的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在中国都有着广泛的传播和众多的信众,因此,五大宗教的对话与包容不仅对宗教界是一大幸事,对我国社会的安定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文化的创新也不无裨益。本文以五大宗教的第一个共同之处—从善恶报应思想化世导俗的理念入手,初步探讨五大宗教的第一个对话基础和它积极的社会意义。

五大宗教都极为重视善恶因果报应思想,而这一思想在五大宗教中对信教群众产生了最为深远、最为普遍、最为牢固的影响,这一思想也是五大宗教其他伦理道德思想得以实现的动力和保证。研究五大宗教的善恶报应思想,可以通过它们相同的宗教理念和社会功用,促进它们的理解与沟通。

首先看一看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的善恶报应思想。道教以成仙为追求目标,但是要想成仙,除了要进行内外丹、练气、吐纳等道法修行外,还要积功累德、修善积福,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不仅与仙无缘,还要“遭天谴”的。道教的善恶报应思想,与儒家同源,兼容诸子百家,又吸收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形成了特有的人感应说、承负说、阴骘说等理论。道教接受了许多它产生以前的果报思想,如“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天道赏善而罚淫。”“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祸福随善恶。“”为善者天降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道教认为在人世之外有诸多的司功过之神,如夭地水三官、三十六曹仙官等,他们会记载下人的功过得失,给善人以善报、恶人以恶报。不仅人的善恶行为会对自身有影响,还会对子孙后代产生影响,即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殃。“这种承负说就如同祖辈集财,后辈享受,祖辈欠债,后辈还钱一样,规劝人们不仅要求得自身的解脱,还要为子孙后代积德积福,这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道德压力感和责任感。

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是整个佛教的基石之一。它认为,我们人生是受着业力支配的,业就是因,也叫业因,是事物的本原。果报的产生,除去业因外,还需要缘,也就是条件,它是一种助力。因缘结合,才产生果报,而其中缘的力量和作用,是无比巨大的,改变了缘,因的作用就会产生变异,果报也随之发生变化。它最根本的道理就是有是因必有是果,有是果必有是因,只要具备相应的缘,一个因就必会产生相应的果,即“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是为了说明一个原因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以及怎样聚集好的因缘、避免坏的因缘,以求产生好的结果的一套理论体系。佛教还把福祸果报的根源由人的善恶行为进一步追究到了人的发心动念,认为“心为种本,行为其地,报为结实”“凡虑发乎心,皆念念受报,虽事未及形,而幽对冥构。夫情念圆速,悠忽无间,机动毫端,遂充宇宙。罪福形道,靡不由之,吉凶悔吝,定于俄顷。”这样,佛教就把善恶报应的决定权归结为人的心念和道德的考母,强调了当下自我的善恶选择的责任,有利于促成行为主体的道德自觉和道德贵任。佛教还认为,通过改变现世的缘,可以使过去的因的力量发生转变,即通过改变现在的、当前的善恶行为,尤其是心念,就既可以改变过去业因对现在的影响,又可以通过现在的行为去努力创造美好的未来。这样,就使得善恶报应思想摆脱了刻板的命定说而变得活泼起来,把改变今生后世的命运完全抓在了行为主体的手里,强化了行为主体的道德作用,从而使善恶报应思想具有了积极的道德和伦理意义。

伊斯兰教的善恶报应思想是与其宗教伦理和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伊斯兰教主张信仰与行为应当一致,人因正行而信仰加深,因作恶而信仰减少。即使自称信仰真主,但如果行为不端,也不算是信徒。真主在创造世界万物之后,给予人以理性,使人有了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所以人应该为自己的善恶行为负责任,真主也会在世界末日作出公正的审判和赏罚。为了使人趋吉避凶,使人在来世得福而去祸,应当行善止恶。伊斯兰教认为心灵是道德的源泉,要改善道德,首先要认识心灵,认识心灵与美德的关系。人的灵魂高于肉体和物质,道德和善行是人的价值所在,是人类人道的本质,它可以使人高尚,使人趋于完美。行善止恶是通向真理之道,是今生来世幸福的源泉,也是能得到真主喜爱的原因。《古兰经》记述了许多有关善恶报应思想的说法:“个人要享受自己所行善功的奖赏,要遭受自己所作罪恶的惩罚。”“谁赞助善事,谁得一份善宝;谁赞助恶事,谁受一份恶报。”“行善的人,将得到更好的报酬;作恶的人,只受做恶事的报酬。”教导人们善行也是必尽的道德义务,行善者自受其益,做恶者自受其殃。汉文经典《福乐智慧》也说罪恶的社会和行为“会使人远离真主,它妨碍着世人修功行善。”中国的伊斯兰教秉承了伊斯兰教义的因果报应思想,并积极与中国的儒家思想融汇,吸取中国固有的道德理念,规范伊斯兰教徒的伦理道德,使他们能不为小恶,广行善事。

天主教和基督教也主张善恶因果报应思想,天堂就是为善人准备的,地狱就是为恶人设置的,因为“耶和华本为善”、“上帝为善为美”、“耶和华远离恶人”。人类因为他们的祖先亚当和夏娃偷吃了禁果而有了原罪,也有了羞耻感和分辨善恶的能力,所以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罪过。反思和忏悔,以善行来赎罪,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义务。耶稣说:“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这种“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思想,是基督教伦理所崇尚的“黄金律”。它要求人要以善行待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善待,规范了现世中人的善恶行为和果报的一致性。人死之后就要受到上帝的“小审判”,善人上天堂,恶人进地狱。天主教还认为如果人的恶行还没有非下地狱不可的地步,就要到炼狱中赎罪。而关于来世的“末日审判”,又把人的善恶行为和永恒的幸福、地狱的长夜联系在了一起,给人以极大的震慑作用。基督教教义认为,到了世界末日,耶稣基督会重新降临人间,所有的死人会全部复活,与未死的人共同接受“最后审判”,这时行善的人会进天堂享受永远的幸福,作恶的人将下地狱接受永远的惩罚,永世不得翻身,从而把人的善恶行为的果报与人的终极关怀联系在了一起。《圣经》当中渗透着许多善恶果报的思想,如“祸患追赶罪人,义人必得善报”、“恶人终不得善报”、“义人的善果必归自己”、“恶人的恶报也必归自己”、“善人必蒙耶和华的恩”等。基督教的善恶果报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国天主教和基督教信徒的道德行为规范,使我国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信徒承继着基督教善恶报应思想和我国传统善恶果报思想的双重影响。

五大宗教中德福统一的善恶报应思想,把人的命运与自身的善恶行为紧紧联系在一起,这必定使人乐于从善而畏惧作恶,使人的善恶行为成为内在道德意识的自觉,从心理上成为人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强有力的支配力量。个体道德行为的升华又是与社会整体的道德要求相一致的,从而使五大宗教的善恶果报思想具有了积极的社会意义。历史的经验和现在的事实证明,五大宗教共同提倡的这个善恶果报思想,必将有利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必将为五大宗教的交流与对话提供更多的共同语言。(作者工作单位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

2022年度中国宗教杂志社通讯员培训班在乌兰浩特举办

8月29月到30日,经中央统战部批准,由中国宗教杂志社主办的“2022年度中国宗教杂志社通讯员培训班”在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举办,来自全国各省市区的近40名学员参加培训。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宗教事务局局长阿拉坦敖其尔,兴安盟盟委委员、盟委统战部部长李国宏等出席开班式并致辞,中国宗教杂志社社长刘金光做培训说明,中国宗教杂志社主编胡绍皆主持。

阿拉坦敖其尔在致辞中,代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宗教事务局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中央统战部、中国宗教杂志社对内蒙古自治区做好宗教工作给予的关心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李国宏在致辞中介绍了兴安盟的情况,表示培训班在兴安盟举办,将对兴安盟宗教工作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刘金光向来自全国各省市区的代表们表示欢迎,向为筹备本次培训班做出积极努力和贡献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以及兴安盟统战部的领导和同志们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举办2022年度中国宗教杂志通讯员培训班是中国宗教杂志社继续加强宗教工作方面的宣传工作力度的举措。他强调,希望大家在培训期间集中精力,遵守时间安排,抓住难得的机会,认真听课,积极交流,通过此次培训,努力提升自身理论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随后,刘金光以《认真学习宣传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扛起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守住宗教方面宣传阵地》为题授课,并介绍了近一年来杂志社工作情况,通报了2022年杂志订阅情况,提出做好2023年采编征订工作的思路和设想。

培训班还安排了两场专题授课。请中央统战部宣传办和有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分别讲授“如何做好新时代统战宣传工作”及对《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进行解读。

培训班上,学员们围绕“如何做好大统战格局下宗教方面的宣传舆论引导工作”“中国宗教融媒体的采编征订工作”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交流工作经验,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培训主题深刻、师资力量雄厚、对如何做好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获益良多,通过培训提高了各地宗教工作通讯员做好宣传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标签: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